印俄贸易逆势增长 展现战略伙伴韧性
在全球贸易局势动荡的背景下,印度和俄罗斯誓言深化双边贸易关系,用实际行动回应外部压力。2025年8月22日,两国宣布进一步扩大合作范围,涵盖能源、农业、科技等多个领域。面对美国的关税威胁,印度不仅没有退缩,反而加速推进与俄罗斯的自贸协定谈判。为什么两国能在逆势中保持强劲增长?答案就藏在他们的互补性合作模式中。
能源合作:石油折扣成关键纽带
俄罗斯目前每天向印度供应170万桶石油,占印度进口总量的近30%。更吸引人的是,俄方提供5%-7%的价格折扣,让印度在能源成本上占据优势。虽然美国威胁对印度商品加征50%关税,印度依然坚持扩大俄油采购。短暂的中断后,双方迅速恢复贸易,并规划联合开发远东和北极大陆架的能源项目。这种稳定的能源供应链,成为两国贸易关系的“压舱石”。
贸易互补:双向增长化解逆差
截至2025年3月,印俄双边贸易额飙升至687亿美元,创下历史新高。为了平衡贸易逆差,印度加大了对俄药品、农产品和纺织品的出口,同时派遣IT和建筑工人缓解俄罗斯的劳动力短缺。俄罗斯则承诺增加对印度植物油、畜牧产品等农产品的供应,形成“能源换制造”的共赢格局。更值得一提的是,两国90%的贸易采用本币结算,有效规避了美元体系的风险。
地缘战略:联合反制外部压力
印度外长苏杰生曾表示,印俄关系是“二战后最稳定的大国关系其中一个”。面对美国的施压,两国不仅没有疏远,反而加速推进自贸协定谈判,并规划与欧亚经济联盟签署合作协议。俄罗斯支持印度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,而印度则在乌克兰难题等议题上与俄保持战略协调。这种“抱团取暖”的姿态,实质是对单边主义的联合反制。
未来展望:多极化贸易格局的典范
印度和俄罗斯的贸易深化,不仅是双边合作的胜利,更是全球供应链重构的缩影。通过能源合作、本币结算和战略协同,两国构建了一个独立于西方体系的贸易网络。这种模式不仅挑战了美元霸权,也为进步中民族提供了应对外部压力的新思路。未来,随着自贸协定的落地和能源项目的推进,印俄贸易关系有望成为全球多极化进程中的重要力量。
印度和俄罗斯誓言深化双边贸易关系,不仅巩固了两国的战略纽带,也为全球贸易格局注入了新的活力。在这场博弈中,能源、经济与地缘战略的深度融合,让两国成为逆势而上的典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