课文丹顶鹤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课文丹顶鹤有什么特点? 丹顶鹤的阅读答案
丹顶鹤作为东亚特有的珍稀涉禽,具有鲜明的生物学特征和文化象征意义,其特点可综合如下:
一、形态特征
- 标志性外貌
- “三长”体态:嘴长、颈长、腿长,体长可达1.5米,翼展约2.5米,体重7-10.5千克。
- 丹顶与羽色:成鸟全身洁白,仅颈部和飞羽后端为黑色,头顶裸露皮肤呈鲜红色(丹顶);幼鸟体羽棕黄,喙黄色,2岁后丹顶逐渐显现。
- 独特结构:后趾退化且高位,无法抓握树枝,因此丹顶鹤无法站立于树上。
二、栖息环境与分布
- 依赖湿地生态体系
- 栖息地:偏好开阔的沼泽、浅水草甸、芦苇丛及沿海滩涂,以洁净水源和丰富食物为生存基础,被称为“湿地之神”。
- 分布范围:繁殖于中国东北、俄罗斯远东及日本北海道;越冬于中国江苏盐城、山东黄河三角洲等地,迁徙途经华北、东北。
- 独特案例:日本北海道的丹顶鹤因人类投喂成为唯一不迁徙的留鸟群体。
三、生活习性与行为
- 迁徙与群体活动
- 迁徙特性:每年春秋迁徙,飞行时速可达40-135公里,常排成“人”字形队列以节省体力。
- 食性:杂食性,以鱼虾、软体动物、水生植物根茎为主,觅食时会将食物在水中清洗后吞食。
- 独特生理与行为
- 换羽:每年春秋完全换羽,期间丧失飞行能力,需隐蔽栖息。
- 鸣声与舞蹈:鸣声高亢嘹亮(因1米长的鸣管结构),可传3-5公里;繁殖期通过“二重唱”和复杂舞蹈(如鞠躬、跳跃)求偶。
四、繁殖特点
- 繁殖生态
- 一夫一妻制:终身配偶制,仅在丧偶后重新配对。
- 筑巢与孵化:在芦苇丛中搭建浮巢,每窝产卵1-2枚,雌雄轮流孵化约30-33天;雏鸟为早成鸟,出壳即可行走。
- 成长阶段:幼鸟2岁性成熟,寿命可达50-60年。
五、文化象征与保护现状
- 文化寓意
- 吉祥与长寿:因丹顶红羽、优雅体态,象征吉祥、忠贞与长寿,常出现于“松鹤延年”等传统艺术中。
- 国鸟争议:曾以高票当选中国国鸟候选,但因英文名“Japanese Crane”引发争议而搁置。
- 保护措施
- 濒危现状:全球仅存约2000只,中国占半数以上,属民族一级保护动物。
- 保护区建设:中国已建立扎龙、向海、盐城等保护区,越冬地盐城每年吸引400-600只丹顶鹤。
- 生态意义:作为湿地生态的指示物种,其生存状况直接反映环境健壮程度。
丹顶鹤的生物学特征与湿地生态紧密关联,其文化象征意义与濒危现状凸显了保护的必要性。通过栖息地保护与公众教育,中国在丹顶鹤种群恢复中取得了显著成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