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

寒假中的一件事作文:朗诵比赛让我收获成长

难忘的寒假朗诵经历

“寒假中的一件事作文”该怎么写才能打动人心?我想分享自己参加朗诵比赛的特别经历。那个冬天格外温暖,由于我做了一件让自己骄傲的事——在全国少年儿童诵读接龙活动中朗诵朱自清的《春》。

记得那天,妈妈兴奋地拿着手机给我看活动链接时,我内心既期待又忐忑。”我能行吗?”这个难题在我脑海里打转。但妈妈的鼓励像冬日里的阳光,给了我勇气:”你能行,一定行!”就这样,我开始了为期一周的朗诵备战。每天写完作业,我就捧着《春》反复练习,连吃饭时都在琢磨抑扬顿挫的语调。

反复练习中的酸甜苦辣

准备经过远比我想象的艰难。为了达到完美效果,我不仅要把整篇散文背得滚瓜烂熟,还要模仿董卿、王刚等名家的朗诵视频。早晨刚睡醒,晚上临睡前,我的耳边都回荡着《春》的优美词句。

最困难的是把握情感表达。”盼望着,盼望着,东风来了,春天的脚步近了。”这样简单的句子,我反复练习了几十遍才找到感觉。有时候,一个停顿的位置不对,整段朗诵就失去了韵味。妈妈成了我最严格的听众,每次练习后都会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。

拍摄当天的紧张与喜悦

终于到了录制视频的日子。我穿上整洁的校服,戴上鲜艳的红领巾,站在白墙前准备拍摄。谁能想到,看似简单的录制经过竟如此曲折?忘词、结巴、表情僵硬、突如其来的电话铃声……各种意外接踵而至。

两个多小时的反复拍摄让我精疲力尽,但当最终一次完美呈现时,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。妈妈竖起的大拇指和奶奶的夸赞,让我心里甜滋滋的。更让我惊喜的是,这段视频后来真的被选上了网络展示平台!

寒假这件事教会我的道理

这次”寒假中的一件事”让我深刻明白:成功从来不是偶然。就像朗诵,表面看只是读文章,实际上需要日复一日的练习和打磨。每当我想要放弃时,就会想起妈妈说的”你能行”。

现在回想起来,那个寒假格外有意义。不仅由于我完成了一次成功的朗诵,更由于我学会了坚持和突破自我。如果你也在写”寒假中的一件事作文”,不妨想想:哪件事让你成长了?哪段经历最值得记录?生活中的点点滴滴,都可能成为最好的写作素材。